
(相關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俞慧友
4月9日,雜交水稻全國重點實驗室第三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湖南省長沙市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第三屆學術委員會主任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家洋擔任,副主任分別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啟發(fā)、謝華安,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擔任。委員會共計17名成員,其中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兩院院士達15名。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長張迎春為委員頒發(fā)聘書。雜交水稻全國重點實驗室執(zhí)行主任孫傳清作實驗室2022年度工作匯報,發(fā)布重要研究進展。
俞慧友?攝
2022年5月,科技部批復,依托湖南省農科院、武漢大學和隆平高科等單位共建雜交水稻全國重點實驗室,這也是我國首批20家全國重點實驗室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省農業(yè)科學院黨委書記柏連陽任實驗室主任。根據2022年度工作報告,實驗室現已在第三代雜交水稻和低鎘水稻品種培育、抗性基因鑒定和育性調控機制解析等工作中獲得重要突破,如率先研創(chuàng)出“基因編輯低鎘水稻”,率先建立理化誘變高效篩選技術體系、克隆了首個抗褐虱飛虱基因等。
報告詳細分享了實驗室在重大新品種培育、雜種優(yōu)勢機理與固定技術、智能不育技術、綠色高效生產技術等領域的重要進展,包括:實驗室育成了蓮兩優(yōu)1號、韶香100、西子系列、DY系列、湘安早系列等低鎘新品種,在湖南省33個區(qū)縣進行了2萬多畝試驗示范;超高產水稻品種卓兩優(yōu)1126在云南小面積試驗示范畝產達1211.15公斤;優(yōu)化了第三代雜交水稻雌性不育機械化制種技術;首次發(fā)布了稻田惡性雜草千金子的染色體級別參考基因組和中國千金子的遺傳變異圖譜;解析秈粳交株高雜種優(yōu)勢機制,揭示植物雌雄配子發(fā)育與融合機制;創(chuàng)新集成了再生稻“六適三高”栽培技術體系等。
關鍵詞:
網站首頁 |網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yè)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m.hnge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絡消費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淮北市| 甘谷县| 昌江| 新邵县| 永昌县| 德格县| 巴南区| 合川市| 东宁县| 广安市| 房产| 马鞍山市| 精河县| 洮南市| 商河县| 广南县| 洛隆县| 韶关市| 宁乡县| 南岸区| 遂溪县| 遂平县| 来安县| 玉树县| 饶平县| 滕州市| 上犹县| 高密市| 响水县| 曲靖市| 平陆县| 进贤县| 台中市| 荔浦县| 金堂县| 阳城县| 宝山区| 德保县| 阿瓦提县| 河北区| 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