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原標題:臨滄耿馬:村級集體經濟“多點開花”
近年來,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通過資金扶持、合作分紅、資產盤活、土地流轉等方式推動農村集體經濟多元化發(fā)展,全面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破殼壯大,全縣84個村(社區(qū))集體經濟收入均在10萬元以上。
“小資金”扶持加快產業(yè)發(fā)展。孟定鎮(zhèn)尖山村把魔芋產業(yè)作為村級集體經濟發(fā)展重點項目,整合中央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資金50萬元、滬滇協(xié)作項目資金128萬元,建設魔芋加工廠房。項目建成后,村集體將廠房以每年4萬元租金租賃給魔芋加工企業(yè),租金收入作為村級集體經濟管理使用。村黨總支牽頭成立尖山村魔芋產業(yè)種植專業(yè)合作社,引導群眾規(guī)?;藴驶?、產業(yè)化發(fā)展魔芋產業(yè)。2022年,尖山村共種植魔芋4000畝,產量2000余噸,產值700余萬元;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9萬元,種植戶戶均增收1.3萬余元。
“小合作”分紅增加群眾收入。勐簡鄉(xiāng)大寨村通過走訪群眾,征求群眾意見,決定將橡膠產業(yè)作為村級集體經濟發(fā)展的重點產業(yè),在村黨總支的牽頭下成立大寨村黃佤橡膠產銷專業(yè)合作社,推行“黨支部+合作社+脫貧戶”的發(fā)展模式,將全村148戶脫貧戶和橡膠種植農戶吸納入社,將村集體1650畝橡膠入股合作社經營,合作社每年除去膠廠生產加工費用、膠廠管理人員工資和購買肥料等必要的開支外,剩余的利潤按55%分紅給村集體使用,45%分紅給全體膠工,逐步實現“合作社發(fā)展壯大、集體穩(wěn)定增收、群眾持續(xù)收益”“三聯動”村莊發(fā)展目標。2022年,大寨村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25萬元以上。
“小資產”盤活壯大集體經濟。勐撒鎮(zhèn)瑯琊村把摸清村集體資產作為突破口,對村集體所有的土地、山林、荒地、房屋等資產進行全面摸底排查后,對出租多年、管理不善、資產效益較低的200余畝村集體茶園終止出租,并成立合作社,引進相關企業(yè),采取“黨組織+企業(yè)+合作社+基地+農戶”抱團發(fā)展模式,村集體以每年13萬元租金將收回的200余畝茶園租賃給企業(yè),并推行“固定資產入股分紅+服務管理提成+收益提成”增收模式。通過以上措施,村集體經濟每年可增收15萬元以上。
“小土地”流轉拓寬增收渠道。勐簡鄉(xiāng)班望村由村黨總支牽頭成立班望村橡膠專業(yè)合作社,構建“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發(fā)展模式,不斷加強對村集體土地的租賃管理,村“兩委”與班望村橡膠專業(yè)合作社簽訂土地流轉協(xié)議,以每年5萬元租金將500畝集體橡膠地進行流轉。班望村依托“四位一體”建設試點項目,投資180萬元,新建農貿市場大棚、商鋪、停車場,項目建成后,資產歸村集體所有。村集體通過向個體工商戶出租門面、攤位獲取租金收益,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2022年,班望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3萬元。
網站首頁 |網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yè)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m.hngel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絡消費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永和县| 鄂托克旗| 从化市| 安新县| 寻甸| 江口县| 锦屏县| 依兰县| 柳江县| 马鞍山市| 合作市| 湾仔区| 夏河县| 丁青县| 长垣县| 平潭县| 襄樊市| 崇阳县| 二连浩特市| 安阳县| 清流县| 图片| 兴义市| 惠安县| 澄城县| 资源县| 兴城市| 长白| 弋阳县| 阳朔县| 聂荣县| 灌南县| 平原县| 西吉县| 安泽县| 黑河市| 南昌市| 定襄县| 和顺县| 望城县| 余江县|